基本情况
姓 名: |
林思雨 |
|
职 务: |
党支部书记,副所长 |
|
职 称: |
教授 |
|
学 历: |
研究生 |
|
学 位: |
博士 |
|
通信地址: |
思源楼902 |
|
邮 编: |
100044 |
|
办公电话: |
010-51688260 |
|
电子邮箱: |
教育背景
林思雨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在北京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曾作为访问学生前往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开展车联网研究。2013-2014年曾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入新加坡科学与设计大学从事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机制研究。
目前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通信研究所副所长。2018年和2021年分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2019年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专项奖,编写的学术专著《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应用基础理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车联网及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测量与建模、干扰管理及资源管理。其参与研发的CTCS-3级列控无线信道监测系统入选中国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参与川藏铁路建设关键技术瓶颈及对策方案研究,作为主创人员完成了川藏铁路复杂环境下高可靠智能协同信息传输技术方案研究报告。林思雨共出版著作两部,参与编写中国铁道学会团体标准1项,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余篇。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自然基金等纵向课题、国铁集团课题、企业合作、以及学校、学院教改项目,开设本科生必修课程《无线通信基础》及研究生核心课程《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中国大学生MOOC平台《无线通信基础》课程主讲教师。 |
工作经历
本人招收: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博士(学术型) 电子信息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硕士(学术型) 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
致有意向在我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同学 1、团队平台优势 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交大唯一、全国范围数量有限)平台优势,研究方向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和6G)及铁路专用无线通信技术(LTE-R和5G-R),借助高铁发展的行业优势,科研经费较为充足,国际交流机会较多,历届毕业生去向稳定,有意愿留京学生均可以找到解决户口的优质工作,历届毕业生在应届生找工作时发挥传帮带作用(研究生培养情况详见教学工作 )。 2、本人研究方向 (1)工程研究:本人以新一代无线通信及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仿真、测试、研发及工程方案设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动手能力。与国内无线通信设备商、运营商和科研院所合作较多。相关方向研究生由于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测试经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选择工程实践的学生以参加企业实践项目为主,有助于就业。 (2)理论研究:本人以车联网及无线通信相关的前沿理论研究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数学建模与分析、论文撰写及语言表达能力。参与第六代移动通信(6G)、5G垂直行业应用、车联网及移动边缘计算(MEC)相关的研究。与国际知名学者合作较多,有机会推荐至国外高校访问。选择理论研究的学生以参加研究项目为主,但也需要培养未来作为工学硕士/博士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未来深造和进入研究部门从事关键技术研发。
有意向的同学请提供简历及成绩单,有学硕保研和读博意向的同学希望满足以下条件: 1、有意向、有兴趣从事通信信息技术研究,并愿意参与工程实践。 2、有较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踏实,有批判性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4、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及较高英语、写作水平
收到相关材料后,合适的同学将安排面试。
科研课题和经费充裕,欢迎有意保研、考研、直博、硕博连读及申请博士考核的同学尽快联系。
|
研究方向
|
招生专业
|
科研项目
|
教学工作
研究生指导: 博士研究生 冯伟杨(保研,硕博连读):车联网边缘计算传输机制设计与资源管理。 宁蕊蕊(保研,本硕博一体化培养):高速铁路场景下边缘计算系统设计与优化。
硕士研究生
李文洁(18级保研):车联网边缘计算高效传输设计与优化。
张 旭(18级保研):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测试与优化。
王一钦(18级保研):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干扰识别与检测技术。推荐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进行访问学习交流。
冯婧涛(19级保研):车联网智能边缘计算。
孙盼盼(19级考研):高速铁路车地通信智能业务建模与分析。
指导毕业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
高 乾(13级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An1区1篇,An2区1篇,An3区论文1篇)。
李世超(14级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An1区一篇,An2区一篇),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张利飞(15级保研学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郭小兵(16级考研专硕):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Qualcomm)。
冯 楠(16级保研学硕):中国移动研究院。获得两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赵佳琦(17级考研专硕):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 张慧敏(17级保研):中国移动研究院。发表SCI论文两篇,获得国家奖学金及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王 果(17级保研):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基于可分级调制的车联网差异化业务传输设计。发表A类会议两篇。
王靖嵘(16届毕业生) :推荐至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本科生课程: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 5G工程技术前沿与创新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5-2016 学年 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5-2016 学年 第二学期 GSM-R原理与应用 研究生课程: 2020-2021学年 第一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9-2020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 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 2016-2017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 |
论文/期刊
部分代表性论文:
|
专著/译著
钟章队, 艾渤, 刘秋妍, 林思雨.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应用基础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朱刚,陈霞,沈超,林思雨。轨道交通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林思雨,蔡杰,乔晓瑜,宋甲英。面向公共安全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
专利
林思雨,高乾,冯楠,郭晓兵,朱刚,吴宇,李元轩,高媛,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自适应调制传输方法,中国,专利号:201710882156.0. 朱刚, 高晨亮, 林思雨,一种GSM-R干扰源查找方法, 2012.9, 中国, 专利号:200810106456.0. |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林思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交通运输部。2022年10月。 孙强,周晓波,林思雨等.光传输网互联互通及铁路承载网应用策略,中国铁道学会科技二等奖。2020.11. 林思雨,北京交通大学“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北京交通大学,2020.8. 林思雨,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专项奖。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19.04. 林思雨,华为奖教金。北京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9.12. 蒋文怡,钟章队,丁建文,林思雨等.CTCS-3级列控无线信道监测系统,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018.4. 钟章队, 艾渤, 刘秋妍, 林思雨. 撰写专著《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应用基础理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教材、优秀学术著作、优秀畅销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中国大学出版协会, 2011.12. 钟章队, 蒋文怡, 丁建文, 孙斌, 武贵君, 安志鹍, 陈乐, 米兵, 林思雨, 何建军, 严娜. 铁路列车运行控制车地数据传输监测系统,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2.12.
|
社会兼职
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 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