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李旭 |
![]() |
职 务: |
路基与基础工程研究所所长 |
|
职 称: |
教授 |
|
学 历: |
研究生 |
|
学 位: |
博士 |
|
通信地址: |
北京海淀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
|
邮 编: |
100044 |
|
办公电话: |
51683902 |
|
电子邮箱: |
李旭(xuli@bjtu.edu.cn),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教授,博导,路基与基础研究所所长。
首届”黄文熙-陈宗基“岩土力学青年奖获得者;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主要从事边坡路基隧道工程咨询、机器学习在岩土工程应用、特殊土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29篇,中文EI论文22篇,论文被引用1000余次,发表ESI高被引论文2篇。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2);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 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十届青年优秀论文奖(2020);获《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度优秀论文奖;
获SCI期刊Geo-risk2018年度最佳论文奖;获中科院信息研究所2019年度领跑者5000论文奖;
1997-2001年,清华大学水利系,取得学士学位; 2001-2004年,师从清华大学水利系徐千军教授,陈祖煜院士,取得硕士学位; 2004-2009,师从香港科技大学张利民教授,取得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
2016.12 - 现在 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系 博导、教授 2009.9 - 2016.12 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系 硕导、副教授 2011.6 - 2012.8 西澳大利亚大学近海研究中心,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合作教授:Yuxia Hu & David White 2009.1 - 2009.9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系 博士后 |
|
|
【人才项目】 l 教育部: 第六批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2022-2024 l 北京市教委: 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李旭, 2013-2015
【科研和咨询项目】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非饱和宽级配土冻结变形机理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2020-2023 l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TBM、盾构施工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21-2023 l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岛状多年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2020-2023 l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 垃圾填埋场新型岩土覆盖层的防渗性能研究, 2019-2021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非饱和土渗流计算收敛准则及细粒-粗粒土毛细隔离层的防渗机理和设 计理论, 2015-2018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降雨条件下崩残积土强度软化规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2012-2014 l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非饱和土渗流分析的数值收敛准则及其数值分析方法研究,2015-2017 l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 砾石-粘土复合岩土隔离层的防渗机理研究, 2012-2014 |
招生情况 招收 岩土工程方向 硕士生(3~4名/年) 和 博士生 (1名/年) 可担任 土木工程方向 本科生导师 、大创指导教师、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大学生竞赛导师 招生要求: 求真求知,勤奋好学,志存高远
授课情况 讲授本科生课程《土力学》, 研究生课程《非饱和土力学》《工程可靠度分析》; 讲授涉外双语教学课程《Subgrade and Geology》;硕士国际班英语课程《Advanced soil mechanics》;本科留学生课程《Soil Mechanics》 2011年, 2013年获北京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院一等奖,校三等奖。 李旭2015年度被评为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班主任。
指导本科生成果展示
指导硕士生成果展示
指导博士生成果展示
已毕业学生简介
|
1. Zhang, L., Li, J., Li, X., Zhang, J., & Zhu,
H. (2018). Rainfall-induced soil slope failur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CRC Press.
2. Wu, L., Huang, R., & Li, X. (2020). Hyd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Rainfall-Induced Landslides. Springer.
3. 岩土工程可靠度理论. 张璐璐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参编第六章响应面法)
|
1. 发明专利:一种冻土含冰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268926A,2021-01-26(排序1) 2. 发明专利:一种富水地层路基防冻胀结构[P].ZL202011210127.8(排序1) 3. 发明专利:北京交通大学.温控体变仪: 中国,CN201310647856.3[P].2014-04-09.(排序1) 4. 发明专利:北京交通大学.一种全自动数字大型冻土直剪仪: 中国,CN201110221970.0[P].2012-01-11.(排序3) 5.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FBG的冻土含冰量分布式原位测量装置: CN209542497U,2019-10-25(排序2)
|
① 2019,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2/7) ② 2020,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3/5) ③ 2020,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汪文韶“院士优秀青年论文奖 ④ 2019,获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首届“黄文熙-陈宗基”岩土力学青年奖 ⑤ 201905,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TBM掘进参数数据分享与机器学习:平行分析研讨交流计划”竞赛,三等奖,(排名1/5) ⑥ 201906,获北京市教学委员会,北京市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担任指导教师(排序1/4) ⑦ 201707,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三等奖,担任指导教师(排序2/5) ⑧ 201507,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二等奖,担任指导教师(排序1/4) ⑨ 201507,获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班主任”荣誉称号。
|
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堤防专业委员会委员、冻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非饱和土力学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交通岩土工程专委会委员、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非连续变形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专委会委员。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委员ADDIN CNKISM.User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