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前程

博士 、副教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qianchengguan@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2006-2009   中共中央党校                   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

2003-2006   郑州大学(双一流)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

1997-2001   郑州大学(双一流)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

2020年5月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7月至2020年5月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管前程,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主任致力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要学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政治。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1项,团中央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独著《新社会阶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编著教材2部,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本硕课程,曾应邀多次在校内外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招生专业

  •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

科研项目

1.“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研究”(主持),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3.“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的新兴领域青年参与研究”(主持),团中央课题(省部级)。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研究”(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5.“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主持),校级课题。
6.“维护和促进西藏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文化建设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
7.“关于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研究”,国家民委课题。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民族院校学科调整与布局刍议”,国家民委课题。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校级教改项目。

10.“数字技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机理与挑战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

论文/期刊

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城乡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制、困境与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乡村振兴 开辟就业新空间,《光明日报》。

弘扬民族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光明日报》。

数字技术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村庄治理的发展走向,《贵州民族研究》。

论东北朝鲜族乡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特点和优势,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全文转载。

新时代提升民族院校“概论”课教学效果分析,《贵州民族研究》。

治理网络“低级红”“高级黑”现象的路径分析,《领导科学》。

弘扬丝路精神 实现互利共赢,《经济日报》(理论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

PPP模式应用过程中政府治理能动性探究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全文转载

政治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研究路径回顾,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

村民自治30年的回顾和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社会问责刍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刍论,《贵州民族研究》。

如何提升精准扶贫的“精”与“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专著/译著

 学术独著《新社会阶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南京出版社2024年版。1篇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采用。

主编教材2部:

  1.《“交通强国”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案例汇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2.《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专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专利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2022年获学校“最美课堂”教学奖。

2018年聘为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

2017年获学校课堂教学效果奖(学院排名第一)。

2016年获学校第十届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2016年获首都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一等奖

社会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