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楠
博士、副教授
博士、副教授
办公电话: | 电子邮件: nanwang@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家属区内向阳办公区2号楼2304室 | 邮编:100044 |
一、主持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中日黄海渔业争端与中国政府的渔权维护研究,2019-2024,已结项
2. 中国历史研究院委托项目:《(新编)中国通史》历史经验研究(中国疆域史),2021-2023,已结项
3. 校级人文社科类人才基金项目:近代以来我国政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研究,2020-2022,已结项
4. 校级教改项目:“重走长征路”虚拟仿真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2023-2024,已结项
5. 武汉研究院委托项目:武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2020-,在研
二、参与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以来北方水文化史料整理与研究,2014-2020,课题组成员,已结项
2. 国家“十四五”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中国疆域史卷)》,2021-,课题组成员,在研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搜集整理,2025-,课题组成员,在研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2022-,课题组成员,在研
5. 校级人文社科专题项目: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年鉴(2021年度)研究,2022-,课题组成员,在研
1.《为海洋保护贡献历史智慧——中西方海洋生态史学的范式、流派与交融互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2.《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共海洋维权的斗争实践》,《党史研究与教学》2022年第3期
3.《资源、技术与政策:妇女的角色转变——以近现代的胶东渔村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海洋风暴、应灾模式与社会变迁——以1950年代的胶东渔场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第4期
5.《政府权力与资源保护——以1950年代的胶东渔场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2期
6.《资源禀赋、政策导向与社会效应——1950年代荣成地区的捕鲨计划》,《中国农史》2014年第5期
7.《海上公地——环境史视域下的黄海渔业争端》,《近代中国》2019年第29辑
8.《民国前期的护渔活动探析——以1920年代的山东沿海为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9.《试论海疆史的话语建构、学术范式与维权功能》,《中国边疆学》2018年第10辑
10.《20世纪30年代中国抵制日本水产运动考述》,《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
11.《渔业合作化中的资源争端——以1950年代的胶东渔村为例》,《古今农业》2017年第3期
12.《丰饶之海——资源视域下的海疆史研究》,《阴山学刊》2019年第6期
13.《谁主沉浮:从航道及资源的开发维护看中国南海疆域的形成》,《阴山学刊》2021年第4期
14.《丰歉的尺度:关于渔业期望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昆明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15.《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推进路径——基于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教书育人》2022年第9期
16.《渔民的新生——1950年代渔业合作化的指导思想与探索实践》,《农业装备技术》2022年第7期
17.《民国海疆史研究述评》,《青春岁月》2021年第19期
18.《加快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8日第1468期
19.《越南“东海”考辩》,《东南亚研究》2019年第5期
《环境、资源和渔业社会——以20世纪50年代的胶东渔场为中心》,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22年版
1. 《*******************》,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
2. 《严查*****错误观点倒灌》,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
3. 《*********************有关动向和应对建议》,对策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类
4. 《国外学者*******舆情整理》,对策研究报告,民族类
5. 《警惕美西方****************》,对策研究报告,国际关系类
6. 《美西方********研判与应对》,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
7. 《******看法和工作建议》,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
8. 《************已刻不容缓》,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
9. 《借鉴民国政府“三得三失”,**********》,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
10.《我国史料中的*******》,对策研究报告,历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