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雨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8260 电子邮件: sylin@bjtu.edu.cn
通讯地址:思源楼902 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林思雨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在北京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曾作为访问学生前往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开展车联网研究。2013-2014年曾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入新加坡科学与设计大学从事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机制研究。

目前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通信研究所副所长。2018年和2021年分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2019年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专项奖,编写的学术专著《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应用基础理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车联网及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测量与建模、干扰管理及资源管理。其参与研发的CTCS-3级列控无线信道监测系统入选中国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参与川藏铁路建设关键技术瓶颈及对策方案研究,作为主创人员完成了川藏铁路复杂环境下高可靠智能协同信息传输技术方案研究报告。林思雨共出版著作两部,参与编写中国铁道学会团体标准1项,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余篇。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自然基金等纵向课题、国铁集团课题、企业合作、以及学校、学院教改项目,开设本科生必修课程《无线通信基础》及研究生核心课程《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中国大学生MOOC平台《无线通信基础》课程主讲教师。

工作经历

本人招收: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博士(学术型)

电子信息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硕士(学术型)

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

  • 6G移动通信系统与车联网
  • 列车车载网络与隧道专用通信
  • 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

致有意向在我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同学

1、团队平台优势

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交大唯一、全国范围数量有限)平台优势,研究方向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6G)及铁路专用无线通信技术(LTE-R5G-R),借助高铁发展的行业优势,科研经费较为充足,国际交流机会较多,历届毕业生去向稳定,有意愿留京学生均可以找到解决户口的优质工作,历届毕业生在应届生找工作时发挥传帮带作用(研究生培养情况详见教学工作 )。

2、本人研究方向

1工程研究:本人以新一代无线通信及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仿真、测试、研发及工程方案设计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动手能力。与国内无线通信设备商、运营商和科研院所合作较多。相关方向研究生由于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测试经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选择工程实践的学生以参加企业实践项目为主,有助于就业。

2理论研究:本人以车联网及无线通信相关的前沿理论研究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数学建模与分析、论文撰写及语言表达能力。参与第六代移动通信(6G)、5G垂直行业应用、车联网及移动边缘计算(MEC)相关的研究。与国际知名学者合作较多,有机会推荐至国外高校访问。选择理论研究的学生以参加研究项目为主,但也需要培养未来作为工学硕士/博士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未来深造和进入研究部门从事关键技术研发。


有意向的同学请提供简历及成绩单,有学硕保研和读博意向的同学希望满足以下条件:

1、有意向、有兴趣从事通信信息技术研究,并愿意参与工程实践

2、有较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踏实,有批判性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4、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及较高英语、写作水平


收到相关材料后,合适的同学将安排面试。


科研课题和经费充裕,欢迎有意保研、考研、直博、硕博连读及申请博士考核的同学尽快联系。



研究方向

  • 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与专用移动通信
  • 通信工程
  • 人工智能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招生专业

  •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
  •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硕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
  •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博士
  • 人工智能硕士
  • 人工智能博士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硕士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博士

科研项目

  1. 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面向智慧交通服务的车联网分布式边缘计算关键技术研究”,2021.1-2023.12主持
  2. 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面向5G城市轨道交通列控内生安全原型系统构建及实验验证技术研究”,2020.12-2023.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车联网边缘计算传输机制与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2020.1-2023.12.主持
  4. 国铁集团重大研究课题,“川藏铁路建设关键技术瓶颈及对策方案研究” ,2019.1-2019.12.参与
  5. 与企业合作横向课题,“公网900MHz LTE对铁路GSM-R系统影响的测试”,2019.6-2019.12.主持
  6. 国铁集团系统性重大研究课题,“铁路LTE-R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2019.1-2020.6.参与
  7. 国铁集团重点研究课题,“GPRS承载ATO、灾害预警等铁路行车安全关键业务网络优化方案研究” ,2018.6-2019.12.主持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空天车地信息协同的轨道交通运营与安全综合保障技术”,2016.6-2020.6.任务负责
  9. 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铁路电务运维关键技术深化研究——GSM-R网络分组域EDGE系统业务承载策略与性能研究,2016-2017. 主持
  10. 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项目, 铁路电务运维关键技术深化研究——铁路通信网运维综合管理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2016-2018,参与
  11. 中国电信外协项目,5G超密集组网关键技术评估与验证,2016,主持
  12. 中兴通讯产学研课题,LTE-R网络架构及业务实现方式研究,2016,主持
  13. 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LTE-R承载列控业务关键技术研究,2016,参与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目(No.U1534201,高速铁路光传送网络综合保护机制与策略方法研究,2016-2019,参与
  15.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自适应传输关键技术研究,2015-2016,主持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车联网广义分组级信道建模方法研究,2016-2018,主持
  17. 铁道部科技司: LTE-R频率适应性研究和测试 ,2015-2016,参与
  1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速路移通信系差异化业务高效传输方法研究,2013-2015,主持

教学工作

研究生指导:

博士研究生

冯伟杨(保研,硕博连读):车联网边缘计算传输机制设计与资源管理。

宁蕊蕊(保研,本硕博一体化培养):高速铁路场景下边缘计算系统设计与优化。


硕士研究生

李文洁(18级保研):车联网边缘计算高效传输设计与优化。

  旭(18级保研):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测试与优化。

王一钦(18级保研):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干扰识别与检测技术。推荐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进行访问学习交流。

冯婧涛(19级保研):车联网智能边缘计算。

孙盼盼(19级考研):高速铁路车地通信智能业务建模与分析。  

 

指导毕业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

  乾(13级博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以第一作者发表4SCI论文(An11篇,An21篇,An3区论文1篇)。

李世超(14级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4SCI论文(An1区一篇,An2区一篇),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张利飞(15级保研学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郭小兵(16级考研专硕):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Qualcomm)。

  楠(16级保研学硕):中国移动研究院。获得两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赵佳琦(17级考研专硕):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 

张慧敏(17级保研):中国移动研究院。发表SCI论文两篇,获得国家奖学金及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果(17级保研):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基于可分级调制的车联网差异化业务传输设计。发表A类会议两篇。


王靖嵘(16届毕业生)  :推荐至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本科生课程: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 5G工程技术前沿与创新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5-2016 学年 第二学期 无线通信基础

2015-2016 学年 第二学期 GSM-R原理与应用

研究生课程:

2020-2021学年 第一学期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2019-2020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

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

2016-2017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I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无线通信理论基础

论文/期刊

 部分代表性论文:

  1. Qingqing Pan, Siyu Lin*, Wei Lu, Zhaoyi Wang, Lunyu Wu, Yarong Zou, Bo Ai, Zhangdui Zhong, Space-Air-Sea-Ground Integrated Monitoring Network-Base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Emergency Forecas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2, An1 区.
  2. Weiyang Feng, Ning Zhang, Siyu Lin*, Shichao Li, Zhe Wang, Bo Ai, Zhangdui Zhong, Energy Efficient Collaborative Offloading in NOMA-enabled Fog Computing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2022, An1区.
  3. Weiyang Feng, Ning Zhang, Shichao Li, Siyu Lin*, Ruirui Ning, Shuzhong Yang, Yuan Gao, Latency Minimization of Reverse Offloading in Vehicular Edg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22, An2 .
  4. Yiqin Wang, Linghe Kong, Siyu Lin*, Liang He, Detecting Engine Anomalies using Batter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2021, An2区(CCF A类).
  5. Shichao Li, Ning Zhang, Hongbin Chen, Siyu Lin, Octavia A. Dobre, Haitao Wang. Joint Road Side Units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Vehicular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21, An2 .
  6. Hongwei Wang, Qianqian Zhao, Siyu Lin*, Dongliang Cui, Chengcheng Luo, Li Zhu, Xi Wang, Tao Tang. 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Empowered Cooperative Control Approach for IIoT-Based Virtually Coupled Train Set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1, An1 .
  7. Shichao Li, Siyu Lin*, Lin Cai, Wenjie Li, Gang Zhu, Joi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mputation Offloading With Time-Varying Fading Channel in Vehicular Edg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20, An2 .
  8. Qian Gao, Siyu Lin*, Gang Zhu,  Joint Vehicular and Static Users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with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for Throughput Maximization in Vehicular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20, An1 区.
  9. Siyu Lin, Huimin Zhang, Jianwen Ding, Hongwei Wang, Bo Ai, Zhangdui Zhong. Fast Simulation of Vehicular Channels Using Finite-State Markov Model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9, An3 区.
  10. Bei Zhang, Zhangdui Zhong, Ruisi He, Ghassan Dahman, Jianwen Ding, Siyu Lin, Bo Ai, Mi Yang. Measurement-Based Markov Modeling for Multi-Link Channels in R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8,An1 区.
  11. Qian Gao, Gang Zhu, Siyu Lin*, Chao Fu, “Variable-Rate Variable-Power MQAM for Spectral Efficiency Maximization in Full-Duplex System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8, An3 区.
  12. Shichao Li, Ning Zhang, Siyu Lin*, Linghe Kong, Ajay Katangur, Muhammad K. Khan, Minming Ni, Gang Zhu. Joint Admiss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Edge Computing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EEE Network, 2018, An1 区.
  13. Siyu Lin, Linghe Kong*, Qian Gao, Muhammad K. Khan, Zhangdui Zhong, Xi Jin, Peng Zeng. Advanced Dynamic Channel Access Strategy in Spectrum Sharing 5G System.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17, An1 区.
  14. Yan Li,  Ruisi He, Siyu Lin*, Ke Guan, Danping He, Qi Wang, Zhangdui Zhong, Cluster-Based Non-Stationary Channel Modeling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7, An2区.
  15. Qian Gao, Gang Zhu, Siyu Lin*, Shichao Li, Lei Xiong, Weiliang Xie, Xiaoyu Qiao, Robust QoS-aware Cross-layer Design of Adaptive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on OFDM Systems in High-Speed Railway. IEEE ACCESS, 2016, An2区.
  16. Linghe Kong, Siyu Lin*, Weiliang Xie, Xiaoyu Qiao, Adaptive Barrier Coverage using Software Defined Sensor Networks.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6, An2区.
  17. Liang He, Linghe Kong, Siyu Lin*, Shaodong Ying, Yu Gu, Tian He, Cong Liu, RAC:Reconfiguration-Assisted Charging in Large-Scale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7(3):1420-1429, 2016, An1区.
  18. Siyu Lin, Linghe Kong*, Liang He, Ke Guan, Bo Ai, Zhangdui Zhong, and Cesar Briso-Rodriguez, Finite-State Markov Modeling for High-Speed Railway Fading Channels.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2015, An2区.

专著/译著

钟章队, 艾渤, 刘秋妍, 林思雨.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应用基础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朱刚,陈霞,沈超,林思雨。轨道交通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林思雨,蔡杰,乔晓瑜,宋甲英。面向公共安全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专利

林思雨,高乾,冯楠,郭晓兵,朱刚,吴宇,李元轩,高媛,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自适应调制传输方法,中国,专利号:201710882156.0.

朱刚, 高晨亮, 林思雨,一种GSM-R干扰源查找方法, 2012.9, 中国, 专利号:200810106456.0.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林思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交通运输部。2022年10月。

孙强,周晓波,林思雨等.光传输网互联互通及铁路承载网应用策略,中国铁道学会科技二等奖。2020.11.

林思雨,北京交通大学“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北京交通大学,2020.8.

林思雨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专项奖。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2019.04.

林思雨华为奖教金。北京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9.12.

蒋文怡,钟章队,丁建文,林思雨等.CTCS-3级列控无线信道监测系统,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018.4.

钟章队, 艾渤, 刘秋妍, 林思雨. 撰写专著《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应用基础理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教材、优秀学术著作、优秀畅销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中国大学出版协会, 2011.12.

钟章队, 蒋文怡, 丁建文, 孙斌, 武贵君, 安志鹍, 陈乐, 米兵, 林思雨, 何建军, 严娜. 铁路列车运行控制车地数据传输监测系统,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12.12.


  

社会兼职

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 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