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斌
博士、教授、物理系副主任
博士、教授、物理系副主任
办公电话:010-12345678 | 电子邮件: liubin@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大厦 | 邮编:100044 |
2001.9-2006.7 北京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博士
1997.9-2001.7 苏州大学 物理教育 学士
2022.3 至今 北京交大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0.5-2022.3 北京交大理学院 副教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0.12-2011.2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 物理系 RA
2009.1-2010.1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 MANA Researcher
2008.7-2008.1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6.8-2008.6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复杂系统研究所(MPIPKS) Visiting Guest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
北京交大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黄昆英才班)建设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
主讲课程:
本科生: 《大学物理(A)》 I、 II 《量子力学》
预科生: 《基础物理》I、II
研究生: 《高等量子力学》
教改项目:
9. 应用物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2022-2025
8. AI赋能“大学物理(A)I、II”课程建设 2024-2026
7. 深度建设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2023-2026
6. 物理学一流专业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2023-2025
5. 应用物理学(黄昆英才班)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 2022-2023
4. 应用物理学半导体专业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2023-2026
3.《电动力学》课程思政建设 2023-2024
2.《量子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2018-2023
1.《大学物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2012-2020
本科生培养:
1. 近5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创)10余项,获评国家级1项、北京市级4项
2. 近5年本科生毕设20余项,获评北京市优秀毕设1项、校级优秀3项
3. 近5年全国部分地区(北京)大学生物理竞赛获奖30余个
研究生培养:课题组每年拟招收物理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3名
2025.6, 祝贺赵珊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理学博士学位、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24.9, 祝贺赵珊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4.6, 祝贺王兆龙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理学博士学位
2022.6, 祝贺陈榕枝获北京交大优秀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019.7, 祝贺王冬冬获评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
2018.9, 祝贺王冬冬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7.12,祝贺郑家成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学术论文
2016.7, 祝贺张鸽获北京交大优秀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一、代表性学术成果:
二、国内外学术报告:
国家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 (执行)负责人(2022)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量子力学》 吕燕伍、刘斌、陈发敏(202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学》 郑凯、吴柳、刘斌、王波波、滕枫(2020)
省部级: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2023)
北京高校青年教学名师(2022)
北京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团队(2022)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设(论文)指导教师(2021)
北京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
北京高校物理基础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5)
北京高校青年英才(2013)
校级:
北京交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5)
北京交大优秀本科生班主任(2024)
北京交大教学名师(2022)
北京交大优秀主讲教师(2018 至今)
北京交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2,2016)
北京交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
北京交大创新创业教育专家(2022)
北京交大优秀本科毕设(论文)指导教师(2020)
北京交大智瑾奖优秀青年教师(2019)
北京交大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2014)
北京交大三育人先进集体(2017)
北京交大"双百培育"人才(2011)
院级:
北京交大物工学院教学贡献奖(2023,2022)
北京交大理学院教学贡献奖(2021,2020,2019,2015)
北京交大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理学院一等奖(2014)
北京交大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