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君
博士、副教授、副院长
博士、副教授、副院长
办公电话: | 电子邮件: wanglijun@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301 | 邮编:100044 |
教育背景
09.2005 –07.2008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07.2001 – 07.2003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09.1993 – 07.1997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02.2014–01.2015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艺术学院,客座副教授
10.2008 – 现在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副教授、副院长
08.2003–08.2005 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讲师
08.1997 – 08.200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助教、讲师
1.《视听语言》 2010-2011年,数字媒体专业本科生,64 学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动画制作》2009-2011年,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 ,64 学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3.《影视美术设计》2010-2011年, 数字媒体专业本科生, 64 学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4.《计算机图形设计》2010-2011年, 数字媒体专业本科生, 32学时,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5.《数字媒体创意造型》2009-2013年,数字媒体专业本科生, 128学时,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6.《构成设计》2009-2010年, 数字媒体专业本科生, 128学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7.《摄影》2009年, 建筑学、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32学时,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8. 2005、2006、2007、2008、2009级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9.《当代影像前卫造型设计及其美学》2009-2013年,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32学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0.《景观艺术设计及其精神生态》2011-2013年,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32学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的研究生:柳峰(2012级)李娅(2012级)陈娟(2013级)窦潇(2013级)
毕业的研究生:孙迪(2009级)李哲(2010) 徐炎炎(2010)杜衣杭(2011级)
《面向数字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2.09
《设计专业学科群共用实验平台建设》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09
设计作品《承德山地马文化主题乐园》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主办的“中国营造”2013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铜奖(专业组景观设计类)2013.12
2013年以最高票数被建筑与艺术学院学生评为“我最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