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13671243437 |
电子邮件: lysong@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综合实验楼 330 房间 |
邮编:100044 |
教育背景
2005-2008,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博士学位;
2002-2004,新加坡国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
1997-200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2016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
-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招生专业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 交通运输硕士
- 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
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
1.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综合运输理论)
■ 多式联运优化
■ 港航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
■ 海事运输系统规划与调度
2. 城市货运与物流组织
■ 城市末端配送优化
■ 生鲜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 危险品运输组织与安全管理
3. 轨道交通运输组织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优化
■ 高铁列车晚点传播机理及控制策略
■ 货运列车开行方案设计与优化
4. 交通运输经济
■ 高铁与民航市场竞争与协同发展研究
■ 航空收益管理优化及动态定价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经济评价
5. 数据驱动的交通运输理论与方法
■ 高铁列车晚点预测与应对策略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异常检测与应急调度
■ 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航空收益管理
6. 长期国际合作
■ 全球交通运输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 交通运输能源优化与绿色发展战略
部分科研课题:
-
国际合作: 以铁路货运为主体的多式联运体系研究, 2023-2026
-
国铁集团科技开发计划课题: 基于货运需求兑现的运输计划编制及运输组织调整优化研究, 2023-2024
-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铁列车晚点故障影响规律与晚点预测方法研究项目, 2023-2023
-
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省部级): 关于加快提升我国国家便利运输水平的对策研究, 2023-2023
-
国际合作: 新能源物流车推广研究, 2022-2023
-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客车正晚点预测发布技术调研与分析项目, 2021-2022
-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专项课题: 北京冬奥会服务提升问题研究-基于智慧交通体系的综合交通服务提升, 2020-2021
-
国际合作: 北京市低排区政策对物流行业影响调查研究, 2019-2023
-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 发挥京张智慧高铁在北京冬奥会中的作用研究, 2019-2019
-
科研专项: 新技术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影响的系统研究, 2019-2023
-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省部级重大): 着眼2020年、2035年的北京地面公交改革思路研究(2), 2018-2019
-
国际合作: 北京市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第三次民意调查, 2018-2018
-
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省部级重大): 着眼2020年、2035年的北京地面公交改革思路研究, 2018-2018
-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海铁多式联运信息互联标准服务制定技术服务, 2018-2022
-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CBD慢行交通系统改善方案研究项目, 2018-2020
-
国际合作: 北京市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第三次民意调查——预调查, 2017-2017
-
科技部“其他项目”: 大科学工程建设与共享国际合作重大问题研究, 2017-2020
-
国际合作: 北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第二次民意调查及舆情分析, 2016-20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绿色出行导向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模型, 2017-2022
-
国际合作: 低排放区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公众接受度研究, 2015-20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 多式联运物流运营管理-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合作管理, 2014-2018
-
北京市教委: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 2013-20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 2012-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承载力理论与结构优化方法, 2012-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资源消耗与运行效率机理及评价研究, 2012-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 2012-2016
-
科技部“863”: 区域交通网络化智能诱导控制技术, 2011-2013
-
重大资助项目: 不同交通方式网络的需求承载机理与效率量化模型研究, 2009-2011
-
重大资助项目: 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2009-2011
2025年度硕士招生情况(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本年度还余学术型硕士名额,主要研究方向:多式联运、轨道交通和大数据分析等方向。与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大学长期合作。
教学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综合运输理论》《交通运输概论》
《经济物流分析》
《静态交通管理》
《系统工程》
《铁道概论》
《研究生专业英语》《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Academic Writing》
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生5名,博士生2名,欢迎对多式联运组织、货运物流组织、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交通运输经济博弈研究感兴趣的同学通过邮件提前联系。往年毕业生主要去向:央企、国企、NGO组织、研究院校、公务员和出国等。
论文/期刊
在城市货运物流、多式联运优化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30余篇。
专利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班主任”;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本科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第十三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
第十四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
社会兼职
美国运筹学会INFORMS 会员;
美国交通年会TRB 会员;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审稿人;
国际知名期刊 CAIE, MPM 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