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明
博士、教授
博士、教授
办公电话:01051684070 | 电子邮件: hmhuang@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防灾系 | 邮编:100044 |
2001年毕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导师:杜善义院士
1998年毕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导师:赵经文教授
重点领域国家级项目(8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5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1项)
教育部装备预研基金(2项)
铁道部项目(1项)
横向项目(20项)
讲授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理论、计算力学、工程力学、计算固体力学、气体动力学等。
指导研究生情况如下:
博士研究生
01、陈 雷 《提速货车的安全可靠性研究》 2009年03月毕业,在国家交通部铁路局工作(北京)获得“国家”奖学金(2013)
06、田野 2014入学 《陶瓷填料改性PICA热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2018年6月毕业到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工作(西安) ,2020年到工信部科工局工作
07 、张博 2016年9月硕博连读,《发汗冷却碳化硅基陶瓷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2021年6月毕业到西安交通大学工作(助理教授)(西安)
获得“国家”奖学金(2019)、研究生最高奖--知行奖学金(2021)、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1)、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2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人才A类计划(2021)、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
08、郭瑾 2016年9月硕博连读,《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响应模型及高温热物性测试研究》2021年7月毕业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工作(北京)
获得“智瑾”奖学金(2019)
09、赵一朴 2017年9月硕博连读,《高超声速飞行器发汗降热减阻数值模拟》2022年9月毕业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部工作(北京)
10、王爽 2018年9月硕博连读,《维形热解防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2023年12月毕业到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工作(北京)
11、 赵步月 2019年9月硕博连读,《纳米硅酸钇纤维制备与性能表征》,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
12、梁皓然 2020年9月硕博连读, 《复合材料高温辐射数值模拟》, 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
13、林安地 2021年9月硕博连读,《主动热防护系统制备与性能表征》,2025年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01工作
14、李凡 2022年9月硕博连读,《化学热流薄膜传感器设计制备研究》
15、郑京莱 2023年直攻博,《化学热流传薄膜感器性能表征与优化》
获得国家奖学金(2024)
16. 孙瑾 2023年博士入学,《新型耐高温防热复合材料研制》
17. 王国庆 2024年博士入学, 《多组分陶瓷高温氧化动力学研究》
18、董莱阳,2025年博士入学
19、任亮,2025年博士入学
21、曹云鹏 2014入学 《火星进入舱的非平衡气动热》 2017毕业到北方车辆工作
22、赵喆 2015转入 《SiC 颗粒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复杂构件的热应力数值模拟》2017年毕业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23、郭瑾 2015入学, 2016年9月硕博连读
24、张博 2015入学,2016年9月硕博连读
25、赵一朴 2016年入学, 2017年9月硕博连读
26、吴迪 2016年入学,《特种钢3D打印的数值模拟》2019年6月毕业到深圳银行工作
27、姚军 2017年入学,《液态水相变发汗冷却的数值模拟》2020毕业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临近空间飞行器研究所(北京)工作
28、王爽 2017年入学, 2018年9月硕博连读
29、 赵步月 2018年入学,2019年9月硕博连读
30、梁浩然 2019年入学,2020年9月硕博连读
31、林安地 2020年入学,2021年9月硕博连读
32、吴倩 2020年入学,《高超声速飞行器逆喷降热减阻数值模拟》,2023年毕业,到中国核研院工作(北京)
33、李帆 2021年入学,2022年9月硕博连读
34、白佳静 2021年入学,《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针逆喷与发汗组合式的降热减阻数值模拟》,2024年毕业,到中国战略支援部队项目管理中心工作(北京)
35、王国庆 2022年入学,2024年9月硕博连读
36、羊冠唐 2023年入学 ,《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力-烧蚀耦合性能研究》
37、胡函莹 2023年入学,《多孔介质中低速流与气动高速流耦合仿真》
38、符明铎 2024年入学
39、乔楚涵 2024年入学
40、张正旺 2024年入学
41、杨森 2024年入学
黄海明教授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的研究,提出了气动热-热响应-材料研制等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开发了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维形热防护材料,发明了炭化热防护材料导热系数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标准,解决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的抗烧蚀与轻质化的矛盾问题,为下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提供了技术保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力学、材料学、传热传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表了13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ACTA ASTRONAUTICA 、SCIENCE CHINA等TOP期刊,单篇论文最高被引128次,其中SCI检索90余篇
编著了《计算固体力学》、《材料力学》、《自修复复合材料刹车片性能研究》。
参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2021年7月出版),负责复合材料部分词汇的撰写。
获得了16项发明专利。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应用于国家高新技术领域,黄海明教授组建了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工程人员组成的产学研团队,已有部分成果走出实验室,正在向成果转化的大目标迈进。
开发出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热响应-材料研制等一体化的设计软件,并获得了 11项软件著作权
2007年获得中国铁道科学院科技奖
2008年获得铁道部科技奖
2009年获得学院青年教学基本功奖
2009年获得学校青年教学基本功奖
2013年获得学校军工保密先进个人奖
2014年获得学校军工保密先进个人奖
2015年获得学校军工保密先进个人奖
2016年获得学校军工保密先进个人奖
2017年获得学校军工保密先进个人奖2018年获得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9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获得北京交通大学《计算固体力学》研究生优秀教材
2022年获得中国科技促进会的科技创新一等奖
2022年获得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获得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综合先进个人奖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 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 第八届复合材料专业组委员
解放军军装备发展部 921专家
解放军装备发展部 新材料领域盲评专家以及会评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
教育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科技厅、河北省科技厅等通讯评议专家
中国博士后项目评审专家
ECJCAM 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