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英

博士、教授、博导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7138 电子邮件: lywei@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工程系 邮编:100044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

1992.9-1996.7 吉林工业大学 运输管理工程 学士学位

1996.9-1999.3 吉林大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 硕士学位

1999.4-2002.6 吉林大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7-2004.12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工程系 讲师

2004.12-2024.12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工程系 副教授

2025.1-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工程系 教授

其中:

2003.6-2013.6 担任交通运输学院交通系党支部书记兼教学副主任

2008.5-2009.5 挂职锻炼 任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2018.6-2018.12 挂职锻炼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访学经历:

2014.1-2015.1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做为期1年的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 城市交通工程理论与技术

招生专业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 交通运输硕士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面向智能网联和公交优先的交叉口混合车流状态演化机理及信号协同优化,2025-2028,主持
  2.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研究,2024-2025,主持
  3.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面向智能网联车辆混行的交通组织和优化方法研究,2024-2025,主持
  4.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网联公交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23-2025,合作主持
  5. 交通运输部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开放共享策略及其效益评估方法,2023-2025,主持
  6. 首都高端智库课题:提高北京45分钟通勤比例可行措施研究,2022-2023,主持
  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北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东南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和仿真评价研究,2024-2026,主持
  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北京郊区住宅地下机械立体停车位使用情况调研,2023-2025,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群尺度下城际出行行为分析与交通供给优化,2022-2025,参加
  10. 自然课程横向项目:秦皇岛市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规划,2023-2024,参加
  1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都市圈居民交通调查国际经验及关键技术研究,2021-2023,参加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枢纽间换乘客流运行态势监测与运力动态协同调度及应急处置技术,2019-2021,参加
  13. 北京交通大学:京承铁路沿线节点周边交通提升方案研究2019-2021,主持
  14. 其它部市:鄂尔多斯市停车场建设规划,2016-2021, 主持
  15. 北京交通大学:柬埔寨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研究,2016-2017,主持
  16. 北京交通大学: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研究,2018-2021,参加
  17. 其它部市:鄂尔多斯市停车场充电桩建设规划,2016-2021,参加
  18. 北京交通大学:沧州市过境交通衔接组织优化,2016-2017,参加
  19. 北京交通大学:廊坊市2015年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2015-2016,参加
  20. 基本科研业务费: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问题研究,2013-2014,参加
  21. 基本科研业务费:老年驾驶员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研究,2013-2014,参加
  22. 北京交通大学:廊坊市公共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研究,2012-2012,参加
  23. 科技部“973”:多方式交通运行的协同组织与控制,2012-2016,参加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向资源约束和公交导向的信号交叉口多方式交通流协同运行的仿真建模方法研究,2012-2014,主持
  25. 科技部“科技支撑”子题:交通诱导信息室外显示屏系统规划设置方法研究,2009-2010,主持
  26. 基本科研业务费: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的优化及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2012-2013,主持
  27. 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驾驶员认知行为分析的VMS动态交通信息发布策略及其诱导效果评价方法研究,2009-2012,主持
  2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云南省普洱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模式研究,2010-2010,主持
  29.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保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9-2010,主持
  3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市私人小汽车出行时间资源占用及成本研究,2007-2009,主持
  31. 北京交通大学:保定市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2011-2011,参加
  32.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沧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2010-2011,参加
  33.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10-2010,参加
  34.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潍坊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修编,2009-2009,参加
  35. 博士点基金:道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模型及预防理论研究,2010-2012,参加
  36.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编制方法研究,2009-2010,参加
  37.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廊坊市主城区北京间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研究,2009-2009,参加
  3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市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基础问题研究,2007-2008,参加
  39. 科技部“科技支撑”:村镇农资连锁经营网络配送设备与技术研究,2008-2010,参加
  4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北至延庆市郊铁路票价与客流影响分析,2008-2008,参加
  41.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研究,2008-2009,参加
  42. 科技部“973”:城市交通系统的组织优化与控制(第二批),2008-2011,参加
  43. 科技部“科技支撑”:道路交通安全评估预警关键技术研究,2008-2009,参加
  44. 北京交通大学:吉林省公路交通标志线指南研究,2008-2009,参加
  45.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寿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08,参加
  46.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道路建设相关资料分析,2007-2008,参加
  47. 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乘行行为及交通特性研究,2008-2009,参加
  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旅客行为和交通特征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2008-2010,参加
  49.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市VMS布局设置规划研究,2007-2007,参加
  50.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调查,2007-2007,参加
  51.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道路建设与运营方式研究,2006-2007,参加
  52. 科技部“973”:城市交通系统的组织优化与控制研究,2006-2011,参加
  53.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北京市节假日交通特性及其对策,2006-2007,参加
  54.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城市交通政策调查,2005-2006,参加
  55. 北京交通大学:廊坊市道路运输客运站场规划研究,2006-2006,参加
  56. 校科技基金:基于视频技术的道路信号交叉口数据采集技术研究,2005-2007,参加
  57. 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市主城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建设规划,2005-2006, 参加
  58. 校科技基金:城市道路混合交通流机非干扰模型研究,2005-2006,主持
  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交路口混合交通中机非干扰机理何基本参数研究,2005-2006,参加
  60.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交通政策调查,2004-2005, 参加
  61.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政策调查,2003--2004,参加
  62. 北京交通大学:银泰中心等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2003-2004,参加
  63. 科技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分析,2003-2004,参加
  64. 校科技基金:大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研究,2002-2004,参加
  65. 校科技基金: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模拟研究,2002-2004,主持

教学工作

为本科生主讲《交通规划》《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工程》《交通流理论》,为研究生讲授《交通流理论》《城市交通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论文/期刊

  1. Yao Sun,Yuxiang Liao, Liying Wei*, Zijian Bai. Spatiotemporal layout schemes of exclusive lanes for connected automated container truck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23,124(2023): 103932 (通讯作者, SCIE)
  2. 魏丽英, 彭欢欢. 城市群内部出行强度的距离衰减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54(11):3199-3208.DOI:10.13229/j.cnki.jdxbgxb.20230017.
  3. 魏丽英, 石晶晶. 土地利用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非线性关系[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2(5):43-51 (EI)
  4. 魏丽英, 吴润泽. 基于鱼群效应的智能网联车队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4, 24(2):76-85(EI)
  5. 魏丽英, 丁粲容, 艾子妍, 管姝雯. 面向相位动态优化的交叉口智能控制方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3, 47(5):136-147
  6. 魏丽英, 苏云, 朱玮根. 综合客运枢纽的离站换乘方式选择模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3, 47(4):19-30
  7. 魏丽英, 刘鲁建.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2, 46(6):52-61
  8. 刘畅, 魏丽英. 考虑人均延误和人均排放的信号配时优化模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 50(9):83-88(EI)
  9. 魏丽英, 崔裕枫, 李东莹.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行人与机动车冲突演化机理研究[J]. 物理学报,2018, 67(19):190201(SCI)
  10. 魏丽英, 崔裕枫, 魏家蓉. 基于局部最大熵换道规则的电动自行车车流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 47(5):1436-1445(EI)
  11. 魏丽英, 李鸣君. 考虑诱导影响的公交优先信号配时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46(3):777-784(EI)
  12. 魏丽英, 王志龙, 吴荣华.交叉口进口道换道行为研究及建模[J]. 物理学报2014, 63(4): 044501(SCI)
  13. 夏萍萍, 魏丽英. 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科学,2013, 26(4):79-84
  14. 孙健, 魏丽英. 基于均值化主成分分析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 30(1):90-98
  15. 南天伟, 敖梦雅, 魏丽英.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干道信号协调控制[J]. 公路交通科技,2012, 29(1):145-149
  16. 王江锋, 闫学东, 邵春福, 魏丽英. 基于Min-Max方法和移动轨迹融合的车辆无线定位算法[J]. 汽车工程,2012, 34(5):466-469
  17. 魏丽英.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自行车交通流仿真建模[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41(153):51-55(EI)
  18. 魏丽英, 夏明, 田春林. 基于LVQ神经网络的城市快速路事件自动检测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 40(2):412-416(EI)
  19. 朱诺, 魏丽英, 邵春福, 贾斌. 基于组合优化模型的国家级公路网布局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 10(4):118-124
  20. 关桢, 魏丽英. 公交影响条件下基于交通波理论的排队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 10(5):161-166
  21. 魏丽英, 应力天.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混合交通流机非摩擦干扰[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 30(10):1909-1913(EI)
  22. 魏丽英, 吕凯. 信号交叉口处自行车交通流的跟驰行为[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 38(1):53-56(EI)
  23. 方志伟, 魏丽英. 浮动车技术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 88(10):133-135
  24. 魏丽英等. 路网交通流微观模拟建模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4, 21(6):105-108
  25. 魏丽英等. 基于准冲击波的干道车流行程时间预测方法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 4(2):71-74
  26. 魏丽英. 浅谈高等学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J]. 交通高教研究,2004-12
  27. 魏丽英, 杨正兵, 田春林. 信号交叉口排队分析模型比较研究[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 27(5):55-58
  28. 魏丽英, 隽志才, 田春林. 网络交通分布式模拟乐观同步算法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10):140-144(EI)
  29. 魏丽英等, 驾驶员车道变换行为模拟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0114(1):77-80(EI)
  30. 魏丽英等, 交通流分布式并行模拟的同步算法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21(9):135-139(EI)
  31. 隽志才, 魏丽英. 基于最小截量判定的交通流分布式网络分割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1, 18(3):52-55
  32. 隽志才, 魏丽英, 李江. 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宏观模拟的自适应分析法[J]. 中国公路学报,2000, 13(1):77-80(EI)
  33. 魏丽英, 隽志才, 贾洪飞. 饱和状态下信号交叉口延误的模拟分析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11):105-110(EI)
  34. 魏丽英等. 交通流分布式并行模拟建模理论与方法的框架[J]. 公路交通科技,2000,18(1):58-61
  35. 谢丽珠, 魏丽英. Research on Vehicle Detection in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C]. 2013 4th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香港2013.12

  36. 魏丽英, 吴荣华, 张丽莉. Study of Transit Priority Stategies on Intersection under Multi-restrictions[C].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桂林,2013.01
  37. 魏丽英, 王志龙. An optimizing method for bus-only signal based on fuzzy control[C]. 2012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onwledge discovery (FSDK 2012),chongqing,China,2012.05
  38. 魏丽英, 李鸣君. A fuzzy fusion algorithm to identify the traffic states by the floating car data[C]. 2012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FSKD 2012),chongqing ,China,2012.05
  39. 魏丽英, 李玲洁, 关桢. The Signal Timing Optimal Model for Intersection based on Grid Continuous Field Ant Conlony Algorithm[C]. 2010ETP/IITA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SE2010)proceedings,武汉,2010.12
  40. 魏丽英,关桢.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of Road Traffic Based on Gray Cluster Theory[C]. ICCTP2009,哈尔滨,2009.12

专著/译著

  1. 魏丽英主编. 城市交通调查2[M]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121474612022.08
  2. 邵春福,魏丽英,陈旭梅主编. 城市交通概论(第2版)[M]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121475462022.08
  3. 魏丽英. 城市交通调查[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09
  4.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吴先宇.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09
  5. 邵春福,魏丽英,贾斌.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交通流理论[M]。国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05
  6. 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2
  7. 钱大琳,魏丽英,朱茵.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微观仿真理论与方法[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06

专利

具有快速通行提示功能的车路协同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201210139864.2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个人荣誉:

北京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三育人先进个人

北京交通大学“智谨奖”优秀青年教师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北京交通大学教学促进师

获奖: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2)、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等

社会兼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综合交通发展促进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