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8671 |
电子邮件: xlsun@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0044 |
教育背景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
北京大学哲学硕士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博士
工作经历
招生专业
-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
-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
-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
- 科学技术哲学硕士
科研项目
-
横向课题: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领域应用问题研究,2024-11--2027-12,主持
-
北京社科基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2021-10--2024-12,主持
-
教育部社科基金:基于意识形态主体行为方式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和建设研究,2020-1--2024-6,主持
-
国家社科基金:政治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015-7--2018-12,参加
-
国家社科基金: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6--2014-12,参加
教学工作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科生)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硕士生)
3、自然辩证法(硕士生)
4、意识形态问题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生)
5、马克思主义原理前沿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专业博士生)
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生)
论文/期刊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功能、风险及预前治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24年第12期
马克思早期的批判路线:历史主体的交织与嬗替.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光明日报2021年9月27日第6版
马克思论拜物教何以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3期
如何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19第11期
......
专著/译著
-
孙夕龙,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历史与逻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
魏发辰,刘建生,刘秀萍,孙夕龙.自然辩证法新编[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
孙夕龙,品牌建设的哲学之道[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
孙夕龙,细品《论语》——人生与事业的顶级智慧[M],广东音像出版社,2006
-
孙夕龙,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专利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社会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