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
硕士、教授、退休
硕士、教授、退休
办公电话: | 电子邮件: lwu@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邮编:100044 |
2001.6-2003.1,英国Keele大学(2001.6-2001.12),Cranfield大学(2001.12-2003.1)高级访问学者;
1996.11-1996.12,美国Cincinitti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84.9-1987.7,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
1978.10-1982.7,学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
2000.10.26日-现在,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光学,物理学
2001.6-2003.1,英国Keele大学(2001.6-2001.12),Cranfield大学(2001.12-2003.1)高级访问学者;
1996.11-1996.12,美国Cincinitti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4.12-2000.9,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
1988.7-1994.12,讲师,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
1987.7-1988.7,助教,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
1982.7-1984.9,助教,云南民族学院物理系1.(主编)《大学物理学》(下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
2.(主编)《大学物理学》(上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
3.(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大学物理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4.(参编)“21世纪课程教材”《新编大学物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2
5.(参编)《大学物理习题课指导》,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2
6.(参编)《大学物理实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2
7.(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上册)(第二版),ISBN978-7-04-036873-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8.(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下册)(第二版),ISBN978-7-04-039930-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
9. (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上册)(第三版),ISBN978-7-04-055561-5,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
8.(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物理学》(下册)(第三版),ISBN978-7-04-056346-7,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9
95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师,
96年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
97年北方交通大学首届智瑾奖,
98年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1年 林铁生、吴柳、陈强、戴问民 《面向21世纪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4年主持《大学物理与实验》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5年 成正维、吴柳、王玉凤、蔡天芳、刘依真 《深理博物,强化实践,全面建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 国家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
2008年主持《大学物理》获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 成正维、吴柳、滕小瑛、牛原、王玉凤《建一流基础物理教学平台 促创新人才培养》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 王玉凤、蔡天芳、吴柳、盛新志、范玲,《构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工科物理教学全新模式》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年-2017年);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委员(2012-2016年;2016-2020年);
北京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12-2016年);
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物理类专业基础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2012年);
《物理与工程》杂志编委(2013年12月-2017年12月);
《物理通报》杂志编委(2013年-2016年;2017-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