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博士、高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010-51688534 电子邮件: bjtuyang@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院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邮编:100044

个人简介

男,工学博士,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学者、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
于北京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博士后”人才计划支持,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次年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近年来主要围绕“城市交通系统韧性量化与评估”、“数据驱动的道路交通安全智能感知与风险防控”、“低碳交通发展及碳排放测算理论与方法”、“国土空间与交通一体化规划数字协同技术”、“ITS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展开研究。迄今共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8项、横向项目4项,参与纵向或横向项目共3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并有4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1篇论文入选ESI全球前0.1%热点文章;此外,被教育部采纳咨政报告1篇、被《人民日报》采纳内参稿1篇,获发明专利5项、软著3项、参编教材与著作各1部;已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各类奖项;同时担任国内外相关领域多个学术期刊编辑或审稿人。 

教育背景

2014-2020:北京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 导师:袁振洲 教授
2017-2019: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Traffic Engineering | 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 合作导师:王印海 教授

工作经历

2024-至今:北京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学院 | 副教授
2020-20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博士后(职称:副研究员) | 合作导师:王云鹏 院士
2010-2011: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技术员

科研项目

主持(12项):

[1] 纵向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302423):面向多尺度数据的高速公路事故发生机理与风险模型移植研究.
[2] 纵向在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E2024210149):车路云一体下智能网联汽车融合感知与风险预警方法研究.
[3] 纵向在研: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HJ01):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碳减排测算建模与系统数字化研究.
[4] 纵向在研: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F2023-02):网联新能源汽车路车信息融合与协同通信关键技术.
[5] 纵向在研: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课题(2024ZKKT024):北京市郊铁路郊区站点周边交通及区域微循环优化研究.
[6] 纵向在研: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4JBRC009): 有限信息下城市多级道路网协同规划方法.
[7] 横向在研:中车工业研究院委托课题(CIKJ22-KJ030):轨道交通列车全要素碳足迹分析与装备低碳水平量化方法. 
[8] 横向结题:*****委托项目(2024-YJ**-M*01*):无人车通用基础技术**架构及****.
[9] 横向结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研专项 (2022YJ039):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碳排放动态计算理论与模型研究 .
[10] 纵向结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21M700333):多要素耦合场景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识别与靶向预警方法研究.
[11] 横向结题:山东省高速公路技术和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H202105):面向动态交通流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智能感知技术研究.
[12] 纵向结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YJS097):基于LCA的轨道交通能耗碳排放建模计算与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参与(共计20余项,摘选部分):

[1] 纵向在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J210001):双碳约束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减碳数字协同技术研究.
[2] 纵向结题:973课题 (2012CB725403): 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研究.
[3] 横向结题: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安阳市城市快速路网专项规划.
[4] 横向结题:雄安新区起步区交通枢纽仿真与评价.
[5] 横向结题:达州南高铁站片区核心区交通组织方案分析及交通影响评价.
[6] 纵向结题:世界银行项目: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大纲规划-缓解大城市拥堵与碳减排项目.
[7] 纵向结题:北部湾城市群交通规划研究. 
[8] 横向结题:唐山市丰润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9] 横向结题:雄安新区弹性公交运营特征分析与优化.
[10] 横向结题:佛山市创意产业园园区停车需求预测仿真与停车场规划.
[11] 横向结题:寿光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与调整.
[12] 横向结题:The project at StarLab, i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USA- Near Miss Video Data.
[13] 横向在研:基于TranSync软件的道路信号协调控制方案巡检与诊断.
[14] 纵向结题:基于空间面板时间固定效应误差模型的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助课,主讲:袁振洲教授)
研究生课程:《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主讲)

专著/译著

[1] 主编:袁振洲, 副主编:吴先宇, 吴亦政, 杨洋, 岳睿. 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 [M], 第二版.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22. 
[2] 张国伍, 王海星, 杨洋 等著.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实践 [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24.

软件著作权

[1] 杨洋, 2024. 车路协同下高速公路全域车辆运行安全监测系统V1.0, 中国, 登记证书号: 软著登字第12587648号, 登记号: 2024SR0183775. 

社会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讯评审专家
[2]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入库专家
[3] 北京市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
[4] 《Digital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副主编
[5]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青年编委会副主任(Ei源刊,CSCD核心,北大核心)
[6] 《现代防御技术》编委(北大核心期刊)
[7] 《铁道运输与经济》青年编委(北大核心期刊)
[8] 《交通工程》青年编委
[9] 河北省智能建造学会 理事
[10]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 委员
[11]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交通需求管理与优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12]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交通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委员会 委员
[13]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新型交通系统”技术委员会 委员
[14]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交通运输与安全”技术委员会 委员
[15]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委员
[16] 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1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SoCAV 2023),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18] 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库(CPCD)核心数据库 作者
[19] 学会或协会会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 会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会员、中国公路学会 会员、北京交通工程学会 会员
[20] 30余本领域内高水平学术期刊审稿人
[21] 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客座编辑

获奖与荣誉

2021: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
20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卓越百人博士后” 人才支持计划
2021:第十六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交通运输工程领域)(1/4)
2024:第十七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交通运输工程领域)(1/5)
2020:北京交通工程学会有奖征文一等奖(1/5)
2020:北京交通工程学会有奖征文二等奖(1/5)
2021:北京交通工程学会有奖征文优秀奖(3/3)
2022:第四届全国博士后数字技术发展学术论坛优秀海报二等奖
2023:“交通与运载交叉学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优秀报告二等奖
2024: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4/5)

招生情况

● 本团队科研经费充足,每年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工程博士的招生指标名额充裕。
● 接收新晋研究生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安全、绿色交通、交通规划、韧性交通、智能交通等。
●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共同进步!尤其欢迎数学、计算机、英语功底好且能吃苦、肯钻研、富有责任心、团队意识强的同学报考本团队研究生。
● 团队有丰富的纵向科研课题和横向工程实践项目,确保研究生的全方位成长;本团队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依托团队获得去往行业主流企业的实习机会,此外,还可借助团队资源申请国外知名大学出国深造或交流。
● 团队毕业生去向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开发银行、交通运输部规划院、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北京市地铁设计研究院、华设设计集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高速集团、各地方地铁公司及交通规划设计院、北京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中南大学以及南通大学等高校教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