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
博士、讲师
博士、讲师
办公电话: | 电子邮件: liangxu@bjtu.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九号教学楼 | 邮编:100044 |
研究方向:智能学习与控制;医疗及康复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人机交互与脑机接口;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智能感知;可穿戴技术、外骨骼机器人;深度学习;计算智能;强化学习与智能决策;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开发
2025年将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欢迎报考(包括2025年3月份考研考生)。
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
2009年-2013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导师彭涛教授;
2013年-2020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现为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首批20家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侯增广研究员(国家杰青、IEEE Fellow)。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研;
3.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前沿项目,在研;
4.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创新联合基金前沿项目,在研;
5.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在研;
6.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在研;
7.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研;
8.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与重大研究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注1:2025年将招收2名硕士研究生,欢迎报考(包括2024年9月份推免生及2025年3月份考研考生)。欢迎具有自动化、数学、人工智能、机械、智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物理、电子、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考生联系报考,可与我邮件联系(liangxu@bjtu.edu.cn),学校和成绩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只注重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做事是否踏实。同时也招收本科生实习生(大三或大四,可实习 1 年以上)、研究生实习生(研一或研二上,可实习 1 年以上)、联培生(研一上或研一下,入组后从事本课题组研究工作,直至毕业,与本组学生同等对待)。
注2:课题组和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英国利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开展了临床合作研究;和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了联合技术攻关,毕业生就业前景好。目前课题组已毕业三名硕士研究生,均发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获得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等奖项。目前两名硕士毕业生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学科研岗)、阿童木机器人工作,一名毕业生继续深造读博。另指导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本科大创,指导的本科生发表领域权威SCI期刊,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ROS),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目前多数深造读研究生。
注3:常年招收积极主动、爱钻研本科同学参加科创或大创项目实践。有意者欢迎与我联系。对在科创/大创工作一年以上,各方面表现优异、取得一定科研成绩的本科同学,若取得我校推免资格,优先录取。若想保送外校(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北航、北理、港中文等,前提是优秀者)读研,将帮助推荐与联系。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工程创新实践;机器人技术与案例分析;机电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提高实践II。
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曾参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并获奖,目前也指导电子设计竞赛和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欢迎联系我报名参赛。
欠驱动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专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43134, 2020。
微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559405, 2024。
202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指导教师);
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第一作者);
2024年,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3年,《机器人》期刊优秀论文奖(每年仅4篇,第一作者);
2023年,通过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2021年,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1年,第四十八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020年,第四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唯一特等奖。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2.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
3. 教育部学位中心、校际凡科平台(国内权威第三方送审平台)等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4. 第六届全国智能可穿戴技术及产业大会组织主席;
5. 第二十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宣传主席;
6.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期刊(ESCI期刊)青年编委;
7.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可穿戴技术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
8.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
9. 中国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10.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病学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11.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12.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13.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青年委员;
14. 担任T-Mech、T-Cyber、TIV、TIE、TII、TASE、SMC-A、自动化学报等权威期刊审稿人。
注:曾赴英国进行访问交流、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业内顶尖实验室有深度紧密合作。